
晶間腐蝕試驗?zāi)目梢宰?
國家金屬制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可以做晶間腐蝕試驗,常用的方法有5個,分為方法A、方法B (120h)、方法C (48h/周期,3個周期或者5個周期)、方法D (4h)、方法E (16h),采用不同的方法,收費標準不同。下面一起來詳細了解下做晶間腐蝕試驗常用的方法。
晶間腐蝕試驗方法如下:
1.硫酸-硫酸銅-銅屑法:
適用于檢驗幾乎所有類型的不銹鋼和某些鎳基合金因碳、氮化物析出引起的晶間腐蝕。試驗結(jié)果采用彎曲試樣放大鏡下觀察裂紋或金相法評定。
2.硝酸法:
適用于檢驗不銹鋼、鎳基合金等因碳化物、o相析出或溶質(zhì)偏析引起的晶間腐蝕。試驗結(jié)果采用腐蝕率評定。
3.硝酸-氫氟酸法:
適用于檢驗含鉬奧氏體不銹鋼因碳化物析出引起的晶問腐蝕。試驗結(jié)果須采用同種材料敏化和固溶試樣的腐蝕率比值評定。

4.硫酸-硫酸鐵法:
適用于檢驗鎳基合金、不銹鋼因碳化物析出引起的晶間腐蝕。試驗結(jié)果采用腐蝕率和固溶試樣腐蝕率比較來評定。
5.草酸浸蝕法:
主要用作檢驗奧氏體不銹鋼晶間腐蝕的篩選試驗浸蝕后用金相顯微鏡觀察浸蝕組織分類評定。
6.鹽酸法:
適用于檢驗?zāi)承└咩f鎳基合金的晶間腐蝕。試驗結(jié)果以腐蝕率評定。
7.氯化鈉-過氧化氫法:
適用于檢驗含銅鋁合金的晶間腐蝕。試驗結(jié)果采用金相顯微鏡測量晶間腐蝕深度評定。
8.氯化鈉-鹽酸法:
適用于檢驗鋁鎂合金的晶間腐蝕。試驗結(jié)果采用金相顯微鏡測量晶間腐蝕深度評定。